深学笃行“三会三文”精神 武冈稠树塘镇走出基层人大工作创新路

来源:红网邵阳站 作者:张建成 分享  232025-09

武冈市稠树塘镇深入落实湖南省委、省人大常委会“三会三文”精神,以制度创新和实践实干推动人大代表履职与服务升级,在代表联络站建设、民生实事项目、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经验。

打造“双轨”履职阵地,代表联络站实起来、活起来

针对部分地区代表联络站“建而不用”的问题,稠树塘镇创新推行“建管用”一体化机制,优化整合原有站点,建成3个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并同步建成“湖南智慧人大”线上平台,实现72名三级代表全部进站履职。龙田片区“民情茶室”以茶叙接访,拉近代表与群众距离,获群众好评。

通过实行“逢6值班”“石榴籽夜话”等机制,今年已接待群众122人次,处理建议诉求58条,办结率100%,助推9个村(社区)成功创建“三零村(社区)”。试点“代表履职积分制”并联动“积分超市”,激发代表参与调解、监督、环境整治等工作积极性,推动拆除空心房78座、改厕107户,新建“五小园”120余处。

民生实事“由民作主”,古法智慧+新机制解决大难题

稠树塘镇全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构建“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买单、人大验单”闭环管理,真正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面对喀斯特地貌导致的山塘蓄水难题,苏龙片区代表联络站组织调研古老工艺,成功复原“三合泥”防渗技术,维修成本降低30%,蓄水能力提升60%,实现30年来首次“雨季满水、旱季保灌”,被百姓誉为“解渴工程”。该做法获《湖南日报专题报道》,并在全市推广。

镇人大还创新以工代赈“评审团择优机制”,由多方代表参与评审,推动550万元项目落地,人工费用占比达32.7%,带动本地群众增收超160万元,相关经验获省、市媒体多次报道。

非遗引领、文旅融合,产业赋能镇域经济新发展

代表们积极发挥桥梁作用,推动法新豆腐等传统非遗提质升级。“龙田坊”豆制品获武冈行业评比第一,环保处理技术成为标杆。在代表助力下,“法新豆腐坊”“龙田坊”建成投产,“一园两坊全域”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镇人大还组织代表参与“中国村厨村艺大晒”,《铜鹅玉液汤》《法新八仙非遗宴》连获大奖,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依托“小南山”生态文化资源,建言推动产旅融合研学路线纳入邵阳旅发大会项目清单。原创歌曲《武冈见》成为大会主题曲,《杨柳美》《法新情》等多部作品获奖,“乡音工程”文化IP持续扩大乡镇影响力。

下一步,稠树塘镇将持续落实“三会三文”精神,继续深化“智慧人大”建设,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走实走深,为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人大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