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7年开工建设酉阳至彭水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议
彭酉高速公路是《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三环十二射三联线”中九射(G65渝湘高速)支线,《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纳入“十三五”时期新开工项目,是完善全市交通路网的需要,也是助推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的致富路,对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一、项目功能
(一)是完善重庆高速公路网络的需要,是重庆主城区及其以西、以北地区至湖南、贵州的快捷通道。本项目为全市高速公路网“三环十二射七联”中“九射”支线,是重庆主城区及其以西、以北地区至湖南、贵州的快捷通道,建成后酉阳、秀山及湖南方向前往重庆较现有渝湘高速节约里程约50公里(节约时间1小时左右),重庆至贵州沿河方向节约里程约80公里,大大缩短了重庆至湖南、贵州方向高速公路运营里程。同时在路网辐射功能上和G65渝湘高速、酉沿高速互为支干,形成区域高速公路环线,将渝湘、渝黔大通道的辐射作用扩大到更广阔地区。弥补现有渝湘高速距离彭水县城及未来开发拓展区过远、酉阳和秀山以及湖南、贵州方向等绕行黔江致通道距离较长的不足。避免渝湘高速黑水段由于海拔较高导致冬季路面易冰冻情况,确保冬季渝湘高速大通道运营畅通。
(二)是落实《武陵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需要,是武陵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大通道。武陵山片区区域贫困面广量大、贫困程度深、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特色产业滞后、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快武陵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有利于贫困人口整体脱贫致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国家总体战略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11年,国务院批复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中,丰都-彭水-酉阳-永顺公路大通道作为重点公路纳入规划。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在武陵山区域内通过交通大联网,推进经济大联动大协作,加快资源开发,促进区域性经济发展,帮助当地人民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三)是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生态经济走廊的骨干通道。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武陵山绿色经济发展高地、重要生态屏障、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和扶贫开发示范区,全市少数民族集聚区,将承担加强扶贫开发与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相结合的基本任务,2016年11月市政府印发的《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生态经济走廊建设规划》也提出开工建设彭水至酉阳高速公路。本项目的建成将大大强化区域内区县的横向联络,提升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路网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对构建民俗文化生态旅游长廊、特色资源绿色加工长廊、现代特色效益农业示范长廊、民俗生态城镇群提供坚强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保障。
(四)是渝东南地区发展民俗生态文化旅游带的需要,是渝东南乃至武陵山区的旅游大通道。全市五大功能区划分及定位中,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定位之一是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本项目的影响区旅游资源丰富,走向与乌江大致平行,以乌江画廊风景带为主轴,串起摩围山、诸佛古苗文化旅游区、龚滩古镇、龙头山、菖蒲盖大草原、桃花源等多个民俗文化生态旅游景点,形成主题式旅游线路,有利于区域景区旅游资源整合;同时,和渝湘高速、酉沿高速互联,形成张家界-武隆旅游环线,囊括张家界、凤凰古城、梵净山、边城茶峒、矮寨大桥、猛洞河漂流、里耶、酉水河、桃花源、龚滩古镇、乌江画廊、阿依河、摩围山、仙女山等知名景点,利用高速公路为纽带,以点带线,各景区间相互带动,有利于形成渝东南乃至整个武陵山区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建设方案
项目起于高谷接渝湘高速公路彭水段,跨乌江后经靛水、兰家坪再跨乌江至新田、鹿角,再沿乌江南下至龚滩跨阿蓬江再转向丁市,最后在铜西接酉阳至沿河高速公路。全长106.832公里,占地4633.9亩,桥隧比74.5%,互通式立交8座(枢纽立交2座)。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25.5米。估算总投资168.5681亿元(建安费122.811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65亿元。
三、工作建议
该项目已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第二批推介的PPP项目库,已完成工可行业评审,并与中国铁建重庆铁发遂渝公司签订投资合作框架协议,正在开展环评、水保、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为此,建议市政府协调市级相关部门加快推进各项前期工作,全力争取国家投资补助资金支持,确保2017年开工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