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志短人穷,缺乏脱贫致富的志向和勇气,缺乏积极主动的参与,再好的扶贫政策,再多的扶贫投入,也难以奏效。当前,全市脱贫攻坚战斗已全面打响,扶贫优惠政策、奖惩约束机制、问责制度相继出台,但与此同时,极少数贫困户把自己能否脱贫完全归咎于干部,认为自己不脱贫干部无法交差,自己只需坐等脱贫就行。针对这样的认识误区,扶贫工作需要更多地激发贫困群众的参与意识。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加快精神脱贫行动方案》,对于进一步加快精神脱贫,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一、竹山有试点基础
竹山是全国“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发祥地,连获三届全省、全国文明县城,十星品牌成为湖北“辉煌荆楚60名片”和“全国创建文明村镇活动示范点”之一,近年来先后承办了全国创建星级文明户工作座谈会、全省十星创建现场会,第14次调整了“十星”创建内容,创新开展了十晒十比十评”活动(即晒家规,比诚信,评“十星+最美好家庭”;晒被子,比孝心,评“十星+最美好儿媳”;晒手茧,比勤劳,评“十星+最美劳动者”;晒合影,比幸福,评“十星+最美全家福”;晒变化,比进步,评“十星+最美脱贫户”;晒菜单,比节俭,评“十星+最美新风户”;晒健康,比清洁,评“十星+最美生态户”;晒技术,比创新,评“十星+最美科技户”;晒民俗,比传承,评“十星+最美文化人”;晒爱心,比奉献,评“十星+最美志愿者”),实现了十星创建与精准扶贫的互促互进,形成了“家家户户创十星、文明素质大提升”的良好态势。2015年,全省贯彻贵州会议精神精准扶贫现场会上,竹山作了题为“内修精神 决战贫困”的典型发言,“精神脱贫”的“竹山经验”得到了与会领导的高度认可,并成为省委、省政府制定精神脱贫政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可以说,在“精神脱贫”上,竹山走在前、有基础、有经验、可复制。
二、几点建议
当前,湖北省把“精神脱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大任务来抓,既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也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精神脱贫”工作的高度重视。建议市委、市政府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工作,支持竹山打造“精神脱贫”的示范试点。一是建议在市级层面出台“精神脱贫”的实施方案,在扶贫政策、项目安排上优先考虑竹山、支持竹山。二是规范乡镇文化站建设,优先支持竹山在机构编制上予以重设,加大财政购买文化服务和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三是支持竹山十星文化展览馆建设,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从资金和技术层面,对该馆的建设给予支持,力争打造成全省一流、全国有特色的文明创建展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