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恢复和建设大田湾体育场游泳池(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游泳池(馆)的建议

来源:重庆人大网 分享  132017-08

关于恢复和建设大田湾体育场游泳池(馆)

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游泳池(馆)的建议

 

  重庆市大田湾体育场游泳池(室外标准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游泳池(室外标准型)则是五十年代与文化宫同时建成。在之后几十年中作为夏季向市民全天候开放的水上运动场地,两个标准游泳池深受广大市民喜爱,为丰富和活跃全市人民的运动生活,提升体育运动品质和增加城市运动亮点发挥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至今,还有游泳爱好者在网上晒当年的游泳证和照片。

  经过四、五十年的变迁和沧桑,大田湾体育场游泳池目前改造成专业运动训练室内游泳短池,之后还新建了跳水训练池。据市体育运动中心负责人介绍,这一场地极其简陋,除体校专业训练外,有极少由专业指导教练组织的短期社会游泳、跳水培训班,因为没有其他场地,这些培训只能插专业训练队的空时,如中午时间等。游泳、跳水场地不对外开放。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游泳池曾改为水上游乐场所,目前已不存在,曾经市民眼中的水立方淡出了视线。而作为重庆标志性建筑的奥体运动中心,其室内游泳池虽对外开放,却是人满为患,而且还是举办一些大型比赛的地点,不可能满足市民的日常运动健身需要。

  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大力支持发展健身跑、健步走、自行车、水上运动、登山攀岩等群众喜闻乐见和有发展空间的项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恢复和建设好大田湾体育场游泳池(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游泳池(馆)是落实《意见》精神,积极推进我市体育产业发展的一项具体工作,很有必要。为此,提出恢复和建设大田湾体育场游泳池(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游泳池(馆)建议,这对于发展我市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有利于增加和完善我市群众性体育运动场所。根据现有场地和市民健身等实际需要,结合地区规划改造等,恢复和建设大田湾体育场游泳池(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游泳池(馆),将积极推进增加和完善我市群众性体育运动场所、项目功能,提升群众运动的品质,增加环境品味和美感。没有培养群众运动技能的场地,其运动基础是不牢的,没有群众广泛参与的竞技运动场地和项目的体育运动是不全面的,运动环境也是没有灵动感的。

  二、有利于为学生群体拓展体育教学和训练场所。市大田湾体育场、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周边有我市一批优秀的中小学,除市体校外,有市求精中学、市五十七中、市三十中学、市人民小学、市人和街小学、中四路小学,还有连片的人民路、黄花园地区的人民路中学、巴蜀中学等,这些学校个别有条件的建有小型的校内游泳池,但也不能满足常规的教学和学生体育训练,离国家体育运动达标的训练差距甚远,恢复和建设大田湾体育场游泳池(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游泳池(馆)无论从当前或长远看,对青少年学生的体育教学及体质健康、身体成长都意义极大。

  三、有利于丰富发展全市群众性体育产业。游泳是地处两江环抱的重庆市民热爱的水上运动项目,作为体育产业在我市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两路口地区的大田湾体育场、文化宫又是交通要道,周边是成熟居民区域和贯通的轻轨2、3号线等枢纽,国际村、中山三路、中山四路、上清寺、学田湾、人民支路、还有市少年宫活动中心等,人口密度比较大,也有一定的历史知名度。若能恢复建好大田湾体育场游泳池(馆)和文化宫游泳池(馆),加上科学的、专业的、科技成分高的管理和合理的收费,以运动带动产业的发展前景应该是广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