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决城区农村水、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灯下黑”问题的建议

来源:湖北十堰市 分享  132017-08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善了城乡发展面貌,特别是各县市农村生产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城区农村难以享受国家扶贫县有关政策扶持,区级财政负担能力有限,水、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灯下黑”现象。
  
    一、农村饮水安全难以保障
  
    张湾区河沟大多比较短小,历史上主要靠塘、堰、渠汇水引水解决生产生活用水,这些水源点原先普遍存在养鱼、牛、羊等现象,导致水质遭受不同程度污染。2016年5月,市卫生疾控中心对张湾区10处农村供水工程进行水质检测,结果全部不合格,主要是浑浊度超标严重。过去兴建的饮水工程大多是依沟就岔、规模很小、位置分散、无净水消毒设施的“简易工程”,遭遇干旱、洪水、冰冻等极端天气,极容易出现干涸、冲毁、上冻现象,特别是方滩乡大部分村庄,西沟乡岳竹村、白石村,黄龙镇朱庄村,花果街办小岭村、黄龙林场秦家坪分场等,分散户饮水保障率较低。“十二五”期间新建的西沟、舒家水厂,因无后续资金,分支入户管网大部分还没建设,保障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二、农村道路建设资金压力大
  
    目前,张湾区各行政村已全部建有通村公路,但还需修建300余公里通组、通自然村庄道路,同时已建通村公路有许多临水临崖、陡坡急弯路段,急需增设防护栏等安保设施。由于省交通厅重点支持县的农村道路建设,张湾区每年争取的交通项目资金难以满足建设需要。上级交通部门配套资金是每公里10-15万元,实际道路建设成本需要每公里30余万元,每公里资金缺口15-20万元,导致不少行政村路还没修通,已背负不小债务。
  
    三、农村通信基础设施仍需完善
  
    张湾区72个村、农场中,没有无线信号覆盖的村有8个,未通宽带的村组22个,固定宽带接入率只有34.6%,低于40%的全国平均水平。按照国家“十三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固定宽带普及率要达到70%、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要达到85%,贫困村宽带网络覆盖率要达到90%。目前均存在较大差距,急需加大对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四、建议
  
    1. 关于饮水安全工程。一是实施管网延伸工程,即凡是东风公司、市自来水厂能够辐射的区域,通过延伸供水管网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如黄龙镇、柏林镇。二是对原来建设的、水源充沛的小型供水工程进行改造,配齐净化消毒设施,提高供水质量,保证供水安全。三是针对人口居住相对集中,饮水设施比较落后的,规划新建水质水源可靠、净化消毒设施齐全、供水规模较大的水厂,如财神沟水厂、方滩水厂等。
  
    2. 关于农村公路建设。建议市政府在编制通村通组公路、道路安保工程建设计划和资金分配方案时,适当向区倾斜,以解决区级财力有限且省交通厅对区支持力度不大的问题。
  
    3. 关于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将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农村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资金上进行统筹安排;二是出台农村使用网络宽带激励政策,通过增加用户来提高网络运营商建设网络基础设施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