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观察|邵阳:念好“四六诀” 让法治建设“年度体检”成为“常态健康管理”

来源:红网邵阳站 作者:戴 瑾昕 黄士成 分享  262025-04

微信图片_20250425213354.jpg

邵阳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七次会议。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戴瑾昕 通讯员 黄士成 邵阳报道

“市民政局的法定职责涉及到殡葬管理,养老服务、残疾人权益保护等重要民生领域,但2024年市民政局无一例行政执法和行政处罚案件。请问如何看待这一现象?”4月25日,邵阳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在这场“法治体检”中,各部门不仅交出了自己的答卷,还现场接受了专题询问。

这是邵阳连续第二年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专项监督工作,通过创新推行“四字工作法”和“六大监督”贯通机制,以人大监督之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质效全面提升的一个缩影。

法治建设成绩单显成效

市司法局充分发挥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2024年市本级行政复议纠错率达22.62%,推动建立“扫码入企”执法检查机制,全市涉企检查信息实现全过程可追溯,2024年,邵阳市在全省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中跃居第三。

市发改委全面实施涉企行政检查,运用“数字化”技术,创新推出“两重”“两新”送解优“服务码”,实行惠企政策“码上送”、企业诉求“码上办”、涉企服务“码上优”。

市信访局打造“一站式”矛盾调处平台,全年化解矛盾纠纷8904件,创新建立的社会力量人才库经验获全省推广。

市住建局深化工程审批改革,施工许可材料精简73%,办理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项目报建审批事项由71项精简至45项,实现“一网通办”。

市卫健委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全年审核规范性文件23件。

市民政局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化,创新“12345热线+民政服务”联动机制,实现见面率、答复率、满意率“三个100%”。

市民宗局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解决了2019年机构改革遗留问题。全市民宗系统执法人员从原来的18人增加至60人。

市工信局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获省政府大抓落实表扬激励,其中,全市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8个、全省第一。

微信图片_20250425220730.jpg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询问。

专题询问“辣味十足”直击民生痛点

“市卫健委2024年主办代表建议16件、会办17件,办理代表建议意见任务较重,但有代表反映办理过程中代表参与度不高,落实答复不彻底,有些领域代表年年提,但问题没有根本性改变?”

在将近4个小时的专题询问中,没有客套寒暄,所提问题直奔主题,不少常委会组成人员、代表打破砂锅问到底,揪住一个部门追问不放,提问者犀利发问,问出了人大监督的“较真碰硬”。另一边,应询人直面矛盾不遮掩,答出了政府部门真抓实干、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在“一问一答”中“抽丝剥茧”,问出了“辣味”和“压力”,答出了“责任”和“担当”,达到了解情况、解剖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促进工作的目的。

市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当场表态,将切实提高建议办理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和协作性,不断提升办理的质量和水平,为推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作出积极贡献。

微信图片_20250425220724.jpg

邵阳市司法局负责人现场回应。

“四字工作法”提升监督质效

邵阳市人大常委会创新实施“述、查、评、督”四字工作法,构建全链条监督体系。在“述”的环节,要求9个部门负责人直面问题,2024年整改清单中的59个问题需逐项说明进展,接受常委会委员现场询问。

“查”的维度实现立体覆盖,各调研组开展资料核查326项,暗访企业87家,调取行政诉讼案卷45份。司法局的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信访局的复查复核案卷规范等问题通过交叉检查浮出水面。

“评”的机制引入多元主体,市中院提供行政诉讼败诉率数据,市审计局出具18份问题整改验收报告,12345热线梳理出执法类投诉热点32个。

“督”的长效机制,形成建立“交办-整改-回头看”机制,对2023年测评的10个部门开展“二次体检”。市监局针对去年指出的“首违免罚”执行偏差问题,制定28个执法领域裁量基准,相关投诉量下降47%。

为全面了解市政府及其九个工作部门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邵阳市人大常委会在全省市州首次启用省人大常委会法制政府建设专项监督数据系统。便于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在审议时,第一时间全面了解市政府及九个工作部门依法行政(立法、普法守法、依法决策、司法和执法五个方面)的详细情况。

微信图片_20250425213403.jpg

满意度测评投票。

“六大监督”贯通凝聚合力

邵阳市人大常委会综合运用各类监督成果,建立六大监督协同机制,推动人大监督与审计监督、巡察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相互贯通,形成法治监督“组合拳”。人大监督与巡察监督联动,调取市委巡察办提供的10个部门18个专项问题,整改完成率从68%提升至92%。

司法监督与代表监督结合,组织46名人大代表参与案卷评查,提出的177条建议全部纳入整改台账。

审计监督揭示深层次问题,市信访局法律顾问经费使用不规范、市卫健委执法设备采购程序瑕疵等问题通过审计报告曝光。

群众监督拓宽参与渠道,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开展“扫码评执法”活动,收集市场主体评价648份,对3个满意率低于80%的执法科室启动专项督查。

舆论监督强化倒逼效应,测评结果通过媒体公示后,市水利局河道执法整改效率提升40%。

“问题导向”推动长效治理

体检报告同时揭示法治建设短板:9个部门普遍存在法制审核人员配备不足问题,平均达标率仅为62%;市工信局等5个部门未建立应知应会法律清单;“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在基层落实存在选择性执行现象;在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质效方面普遍存在短板和弱项对此邵阳市人大常委会提出建立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制度、开展执法队伍“法治能力提升年”活动等12项整改建议。

邵阳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强化监督成果运用,把法治建设测评结果纳入部门绩效考核,对整改无进展,成效不明显的单位,伺机启动质询程序。目前,9个部门有的边评边改,有的已制定整改方案,市人大常委会将于6月开展整改情况“回头看”,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从“年度体检”向“常态健康管理”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