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邵阳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以来,邵阳各级人大代表始终密切关注民生热点,积极反映社情民意,认真履行代表职责,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为充分展现代表们的履职风采,即日起,邵阳市人大常委会特别推出“人大代表风采”系列报道。
12月11日清晨,绥宁县关峡苗族乡插柳村草莓园内,一颗颗红色饱满的草莓在绿叶映衬下娇艳欲滴。邵阳市人大代表、绥宁县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唐则俭带着工作人员来到该村,他们走进一个个草莓大棚,查看草莓长势,向村民了解草莓种植和售卖情况,认真记下村民的问题和建议,并现场协调解决生产难题。这是唐则俭多年来坚持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一个缩影。
在他的带领下,绥宁农业农村局积极作为,充分发挥当地竹业资源优势,立“竹”做文章,竹产业发展喜人。同时,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六大工程”,推动绥宁县“三农”产业高质量发展。
做“竹”文章 为企业发展加装引擎
12月11日下午,湖南九通竹基复合材料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轰隆的机器声不绝于耳,员工们正在生产线上紧张地忙碌着,一片生机繁忙的景象。
这是一家仅仅成立6年的企业,在绥宁县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下,该公司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竹复合管及管廊生产示范基地和技术培训中心,带动3万竹农获得经济收益。
“2023年,公司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获奖补资金5万元,获得以竹代塑企业奖补资金10万元。”该公司厂长杨章达喜笑颜开,“多亏了唐书记和县农业农村局的支持,让公司抓住了机遇,坐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
近年来,绥宁县将楠竹产业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唐则俭带领工作人员,从政策、资金等各方面为当地竹业企业加装发展引擎,推动全县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唐则俭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关于支持绥宁县竹产业发展的建议》,该建议得到了邵阳市人大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有效推动了上级部门对绥宁县竹产业发展政策举措的落地落实。2024年,绥宁县竹产业保持高速发展,被评为全省竹产业发展示范县。今年7月,湖南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绥宁县召开,“绥宁经验”在全省推介。
深入基层 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今年的草莓收成不错,大家都乐开了花。”提到今年的收成,绥宁县关峡苗族乡插柳村草莓园负责人张增春心怀感激,“县农业农村局对我们的帮助很大,为我们稳产增收提供了技术保障。”
张增春曾是一名普通村民,几年前,在绥宁县农业农村局的帮助下,他成立了一家草莓合作基地。遇到种植技术上的难题,他总是习惯性地找唐则俭,“唐书记经常带着技术人员过来指导我们开展草莓种植,传授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唐则俭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户解决实际困难。通过在人大代表联络站现场办公等方式,与农民群众、企业家、合作社负责人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和存在的复杂问题,及时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反映给有关部门,有效促进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
积极履职 为“三农”产业建言献策
唐则俭积极履职,建言献策,为当地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多年来,他积极参加邵阳市人大组织的各项会议和活动,认真审议各项工作报告和建议,积极建言献策。他曾提出支持绥宁县竹产业发展、支持绥宁县杂交水稻制种大县建设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有效推动了当地竹产业和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快速发展。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湖南省农业部门计划为绥宁县引进优势制种企业,积极向农业农村部推荐将该县纳入县企共建的制种大县;帮助该县成立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组建专门技术团队,解决绥宁县制种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
今年,唐则俭计划从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与维护,加大杂交水稻制种保险支持力度等方面进行建言献策,为绥宁县“三农”产业高质量发展继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