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绿道建设的建议
构建“美丽山水城市”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的重要举措,纳入了我市城乡总规。以九龙坡区建设的核心区绿道景观为例,从动物园到彩云湖公园,沿着桃花溪溯溪而上,有观景亭、观景墙、标语、梅花桩、沙坑等康乐设施,市民漫步其上,既锻炼了身体,又观赏了美景,还开拓了视野,是一项惠民生得民心的好工程。
然而,我市的绿道建设由于起步较晚,建设时间较短,并且用地有限,还未形成区域性的绿道系统,和广东高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绿道建设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没有深刻意识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活方式正由“生存型”向“生活型”转变升级,追求健康、休闲、娱乐、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越来越广泛的共识。没有意识到通过有形的绿道建设,可以形成无形的绿色经济之道、市民休闲健身之道、游客观光消费之道和农民增收致富之道。没有意识到绿道建设可以作为我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以美国为例,绿道建设投资了10亿美元,拉动160多亿美元的经济效益,有什么样的认识,就有什么样的效果。二是政府投入力度还有待提高,目前主要由各区县市政园林局负责,没有纳入城乡总规,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所占分量太小,没有纳入市发改委重大建设项目盘子。三是建设管理体制有待优化。城建规划部门牵头、交通、农林水利、文化、体育等部门参与,各负其责,整体推进的机制尚未建立,目前没有绿道建设的部门间联席会议机制。此外,长效管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建好只是第一步,加强长期的管理更为重要,现在还没有正规化、专业化的管理机构。
为此建议如下:
1.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绿道建设的意见》。全面借鉴广东经验,明确绿道建设的意义、规划、建设、管理、开发利用、监督检查、资金等重大问题,纳入城乡总规,纳入市发改委重点建设项目库,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修编或指标调整中要有体现,以高层次的纲领性文件推动绿道建设提速、扩面、增效。
2.下一步绿道建设的重点应放在主城区条件较好的农村,大力建设“乡村绿道”。与都市功能核心区比较,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具有良好的用地条件、较美的景观资源、不断增长的居住人口、不断夯实的产业基础、不断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并且,这一区域还有较多的农业人口和各种农业资源、农业产业。“乡村绿道”,绝不仅仅局限于修建一条步行游憩道这么简单,而是要把产业布局、生态文明建设、居住品质提升、三农问题解决、乡村旅游发展、招商引资、科技小镇打造等概念全面融入其中。要统筹考虑线形、走向、建设标准、文化体育设施、植被景观设施、旅游景点、高端居住用地、管理配套设施、公厕等因素,建成在全国叫得响名号的绿道,通过绿道串联西部片区发展的各个节点,形成一条适应“美丽山水城”发展要求的民心绿道、致富绿道、生态绿道。在建设中,要探索PPP融资模式,找准项目回报点,吸引社会资本。
3.加强对绿道的长效管理。建议各区县绿道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规划分局、区国土分局、区市政园林局、区交通局、区农林水利局、区文化委、区体育局、区旅游局、区环保局以及相关镇街等。定期研究、解决、协调绿道规划、建设、管理的重大事项。建议在区县市政园林局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充实管理力量。建议出台绿道管理办法,加强常态化管理。
4.借助绿道举办各类体育文化旅游美食节庆活动。深度挖掘绿道的文化、体育、旅游、餐饮等价值,举办“绿道自行车赛”、“绿道马拉松”、“绿道文化长廊”、“绿道田野音乐会”、“绿道美食大赏”、“绿道乡村旅游节”、“绿道农家乐休闲季”、“绿道温泉旅游季”等节庆活动,让绿道发挥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