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第九中学创始于1955年,学校占地面积19999平方米,现 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35名,教职工56人。
在九中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为保障教师队伍稳定,确保教育教学活 动持续有效的开展,学校先后在校园内建设了3栋家属楼。 1983年兴 建的一栋5层砖混结构家属楼,共20套,每套60平方米,共1200平方米;1987年兴建的一栋5层砖混结构家属楼,共10套,每套72.9平方米,共729平方米。根据学校当时情况,其中28套由离退休教师居住,2户教师遗属居住;1995年兴建砖混结构5层教师公寓一栋,共20 套,每套面积75平方米,共1500平方米,20套住房均由本校教师和部分黄龙辖区小学教师居住。
目前,由于离退休教师搬到市内的居多,中间有一部分比例的房子,租给了外来人员。3栋房子都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了,属于D级危房,占地面积3400平方米。按照十三五的规划,九中后期还要扩大招生,要建一栋4000平米的综合楼。这样的规划对学校的要求更高,学生需要更多的场地来进行教学和活动;同时,外来人员住在学校也不利于学校的管理,不能保障学校的安全,不能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个学校想要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想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说:十堰的五堰小学通过棚户区的改造,扩大了教育教学用地,为缓解该校学生运动场所狭小、教学资源用地不足,校园消防通道不畅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学校的学生学习的环境改善了,学生的幸福指数也就上升了,自然就有更多的精力投身到学习中,提高成绩,积极成为阳光少年。目前,九中棚户区的改造搬迁问题尤为突出,如何还给孩子们一片纯净的学区,如何让孩子们安心的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快乐的生活,已经是无法避免、必须解决的问题了。
解决办法: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旧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15〕97号)和省住建厅《关于促进全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鄂建〔2014〕16号)、《关于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的指导意见》(鄂建〔2015〕8号)等文件,按照2016年十堰市棚户区改造计划及棚户区改造补偿标准,实行货币化安置,和户主们签订协议,尽早搬出九中,从而确保九中的安全管理和良好的教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