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全市大型立交、桥梁、隧道等安装超限安全防护设施的建议
目前,全市已建成和在建桥梁数已达1.3万余座,居全国首位。其中,主城区共有跨江大桥27座(跨长江13座,跨嘉陵江14座),穿山隧道14座,大型立交204座。这些桥隧、立交等交通设施在地面道路交通中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而加强对其结构设施的保护,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我市地处长江黄金水道上游,周边四川、贵州等省的重质量或大尺寸物品,主要通过铁路、水路运输(以下简称“大件运输”)抵达重庆,再经高速公路转运发散。尽管我市主城区运载超限不可解体物品需求量不大,但超限大件运输仍经常发生。加之,我市主城区承接大件运输物品的大型码头和火车站主要分布在市区内(如巴南区李家沱码头,九龙坡区九港码头、火车南站,两江新区果园港,江北区相国寺码头、兆隆码头和寸滩港以及沙坪坝区火车东站、火车西站等),转运必须经过主城区部分桥梁、隧道。虽然有关部门在这些桥隧设施上布设了管控力量,但仅仅是事中查处车辆超载行为,对超限运输的治理则不够到位。由于缺少超限门架等安全防护设施,超高大件运输车辆可以通行无阻,极易引发重大交通事故。据调查了解,近4年来,我市主城区先后发生了九龙坡“2012.10.28”鹅公岩大桥超高车与鹅公岩大桥主桥桥身相撞事故、北部新区“2015.1.4”星光四路路口超高车与施工桥梁相撞事故、渝中“2015.8.26” 盾构机构件翻坠致华村立交G匝道桥受损事故。以上3起恶性事故,皆因车辆超限引发,且均发生在桥梁等节点部位,从而对桥梁主体结构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不仅如此,全国各地因超限超载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也比比皆是。2007年6月,广东九江大桥因超高运砂船撞击桥墩,导致200米桥面倒塌,9人死亡;2007年6月10日,辽宁盘锦大桥因超限车辆长期作用,导致悬臂梁端突然断裂,造成桥板脱落,所幸无人员伤亡;2011年5月29日,吉林长春市伊通河大桥因车辆超载导致桥面坍塌;2011年7月14日,武夷山公馆大桥因货车严重超载导致桥面坍塌,造成1人死亡,22人受伤;2011年7月19日,北京怀柔宝山桥被超载大货车压塌;2012年8月24日,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引桥因四辆货车严重超载而导致匝道倾覆、车辆翻落地面,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以上各个案例表明,车辆超限超载问题不容小觑。
近10年来,全国因超限超载违法引发的重特大交通事故触目惊心,死亡率极高,财产损失惨重。为此,交通运输部等部门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道路运输市场发展机制。据不完全统计,从2007-2012年5年间,全国共有37座桥梁垮塌。其中13座在建桥梁发生事故,共致使182人丧生,177人受伤。5年间发生的24起桥梁坍塌事故中,由于超载而导致的事故有10起,占41.7%。
经过分析,这类事故频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道路超限防护设施缺失。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大型立交、桥梁隧道未安装超限等安全防护设施,这为超限车辆违法、违规通行提供了客观可能性。上述多起因超高车辆违规通行造成桥梁损毁垮塌事故的发生,均因未在进入立交、桥梁端口前安装设置超限门等安全预防设施。二是超限违法现象普遍。据向相关运输公司了解,因当前超限运输审批时间较长,且违法成本较低,多数运输公司在利益驱动下抱着侥幸心理选择违规偷运。
全国部分省市在大型立交、桥梁、隧道安装超载超限安全防护设施这项交通安全防护工作方面做得比较好,例如: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北两侧设置了超限设施和运输检测站,规定车货总重55吨以上车辆限制通过大桥,因此通车以来从未有过重大交通事故;广东虎门大桥、上海徐浦大桥、江苏江阴长江大桥、香港青马大桥等,都设置了防护措施和监测系统,均取得较好成效。值得我市学习借鉴。为此建议:
一、提请市安监局牵头会商市建委、市交委、市财政局、市交巡警总队、市交通行政执法总队研究我市启动此项工作的具体方案,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在全市大型立交、桥梁、隧道安装美观大方、统一色调、坚固牢靠的超限设施。
二、提请市建委牵头抓好全市城市道路设施新建和完善道路交通超限安全防护设施的工作;提请市交委牵头抓好全市公路和高速公路新建和完善交通超限安全防护设施的工作。提请市建委、市交委各司其职,分头负责落实在城市道路、公路、高速公路、匝道下口、大型立交、跨江桥桥梁、穿山隧道端口和渡口出入口处设置超限标志、超限防护设施新建和完善的各项具体工作。
三、对以上属于区县政府行政管辖的设施,提请市安监局或会商市建委、市交委协调当地政府或建设、交通主管部门新建和完善超限安全防护设施工作。
建议主办单位:市安监局、市交委、市建委
协办单位:市财政局、市交巡警总队、市交通行政执法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