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前启动轨道交通7号线
建设及北碚区域站点规划、布线方式的建议
一、基本情况
据了解,根据2011年10月15日国务院批准的《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以下简称《建设规划》),轨道交通7号线起于九龙坡区的九龙园,经石板、白市驿、西永、西部物流园、歇马,止于北碚,共设30座车站,其中地下车站2座,高架车站28座。这条线路属于我市轨道交通远景线网中的规划线路,目前正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即将开展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二、建议
根据《建设规划》和7号线规划覆盖区域发展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一)2016年底前启动轨道交通7号线建设工作。
(二)将7号线北部起点向北延伸经北碚团山堡片区至东阳街道磨心坡站。
(三)轨道交通7号线进入歇马区域以后全部采用地下线。
三、理由
(一)提前启动轨道交通7号线建设,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辐射区域已具备建设轨道交通的人流量基础。7号线沿线城市规划面积约315平方公里,规划入住人口约325万,目前建成区约100平方公里,入住人口约120万。按照轨道交通4年建设工期,如果2016年启动建设轨道交通7号线,预计2020年建成通车时,将极大优化包括歇马(公租房2016年建成)、大学城、西永、白市驿、陶家、西彭等21个大型聚居区居民在内的超过200万人口的出行条件。二是主城西部槽谷带经济发展需要便捷交通提速。轨道交通7号线联接北碚副中心、大学城组团、西永副中心、九龙工业园、双福片区等多个中心、组团,均为全市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主要阵地,提前启动轨道交通7号线建设是加快沿线各组团、中心融合发展进度的有力举措,对沿线产业经济抢抓发展先机至关重要。
(二)将北部起点延伸经北碚团山堡片区至东阳街道磨心坡站,有四方面原因:一是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日均接待游客量巨大。新开馆的首个周末,两天时间,该馆累计免费向市民发放门票35735张,加上无须领票即可入馆的儿童,初略估计共接待市民近70000人。自12月初严格实施限流措施以来,工作日接待参观者也会达到平均每日6000人次,周末及节假日接待参观者更会达到平均每日8000人次。二是可以促进市民更好共享缙云山生态、旅游资源。缙云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树木葱茏,森林面积达13平方公里,从魏晋六朝到明代的众多文物点置于其间,为国家级自然风景名胜区,也是重庆主城的“肺叶”,市民前往缙云山休闲旅游、登山健体,都离不开便捷的交通。三是城北片区商品房体量大,入住居民多。城北片区是北碚重点开发建设的区域之一,新开发体量可达150万㎡,容纳居民15万人,加上原老居民区,集聚人口可达18万人,而且该片区还有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西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轨道交通在此设站点可大大方便周边居民和在校师生及家长。四是便于整合利用远期公共交通资源。2015年底,重庆主城到合川的市郊铁路审批通过,这条市郊铁路,南端在襄渝线磨心坡北交接场接轨,北端在兰渝铁路渭沱站接轨,轨道交通7号线在北碚东阳街道磨心坡设站,将与市郊铁路形成换乘接驳,同时辐射北碚组团北部片区和金刚碑传统风貌区等。
(三)轨道交通进入歇马区域后采取地下布线方式,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歇马至北碚城区段已全域纳入城市建设规划,该区域地理位置优越,征地拆迁成本高,地下布线可大大降低征地拆迁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二是歇马片区已经入驻了龙湖紫云台、中铁山语城等高品质居住房地产项目和公租房大型项目,地下布线轨道交通可避免对景观和居住环境的破坏,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