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我市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配置的建议

来源:重庆人大网 分享  132017-08

关于加强我市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配置的建议

 

  一、  基本情况

  乡镇卫生院是我国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的中坚力量,在解决农村就医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11年实施了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建设,不断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力度,投入了2亿元的专项基金,乡镇卫生院基本上都配置了台式B超、心电图机、半自动生化仪、尿分析仪、洗胃机、救护车、200MA以上X光机等“新7件”医疗设备,这些医疗设备的配置投入,有力地推动我市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全市乡镇卫生事业的综合实力。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乡镇卫生院拥有医疗设备数1.65万台件,平均k㎡拥有设备数仅为0.2台件,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基本上在0.14台件/区县左右;平均每千人拥有数仅为0.56台件。从资源配置情况看,各区县医疗设备配置还是有很大差异,配置较好的区县主要集中在主城区,而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卫生院拥有率较低,如巫山、城口、酉阳等县,其卫生院拥有的实际设备数更是不全面,加上多数属于山区,交通不便,造成当地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返贫”,因此还应重点加强对偏远地区的投入。

  二、  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村卫生的投入力度。农村卫生工作、卫生事业的发展是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组成部分。应明确乡镇卫生院由政府举办并由各级政府承担其投资的主导责任。一是在总量上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卫生投入,对资源配置进行合理的布局。二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运行补偿机制,进一步合理划分市、区县对乡镇卫生院财政补助的职责,市、区县财政要不断加大对乡镇卫生院资金的投入,在基调上要随财政收入增长每年递增10%,逐步解决卫生院业务用房、更新陈旧医疗设备,配齐所需医疗设备,提高诊病水平。三是市、区县设立医疗设备专项资金,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安排专项培训经费,加强设备应用培训工作,提高医务人员操作技能,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

  (二)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卫生资源。在卫生资源的配置上,重庆市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都市功能核心区的卫生资源优势明显,而经济欠发达的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卫生资源相对较匮乏。一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区域卫生规划,继续推进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类建设和管理。坚持基础与高端并进,每个区县做精做强1-2个乡镇卫生院,切实加强住院服务和特色科室建设,使其成为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医疗卫生中心。二是优化配置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引导城市医疗卫生服务向农村转移,鼓励城市县公立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积极探索对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托管模式,推动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促进城乡卫生事业统筹发展。三是积极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中心建设。推广医疗资源区域协同服务,鼓励建立县域医学影像诊断、检验、心电、病理等中心,实现检验检测资源共享与检查结果互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