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市节能环保产业项目布局的建议
一、当前的状况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是顺应世界经济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是调结构转方式的必然选择,对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渝委发〔2014〕19号)明确,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培育壮大节能环保龙头企业。《重庆市环保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15—2020年)》(渝府办发〔2015〕50号)也提出,要在一批重点区域大力发展环保服务产业、培育七大环保产业集群,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度。
当前,我市环保产业发展态势良好,2015年重庆市环保产业年产值达500余亿元,占全市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30%以上。市里也先后在大渡口、万州、荣昌、大足等地布局建设环保产业基地和园区,有利促进了相关区县的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近年来,大渡口区以重庆环保科技产业园为载体,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环保产业生态体系已初见雏形。截至目前,大渡口区累计引进、培育环保企业50余家。
二、建议
推动环保产业合理布局、集群发展,有利于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形成倍增效应。为此,建议:
一是进一步优化我市节能环保产业项目布局。支持大渡口等发展基础较好、产业聚集度较高的区县作为全市环保产业核心聚集区,在环保产业科技研发基地、总部基地、综合服务基地、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布局上予以倾斜,并在税费减免、人才引进、国际合作与创新等方面给予支持。
二是聚集发展水处理等产业集群。目前,我市正积极推进建制镇污水处理厂新(改)建、库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项目建设,其相关的工程总承包、技术研发、设备制造等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建议市环投集团、市水务资产公司等市级集团在污水污泥处理设备相关产业项目布局方面,向重庆环保科技产业园等园区予以倾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