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国家中心城市功能框架

来源:武汉人大网 分享  132017-08

 

 

市人大代表 董志向

 

  从国家层面来看,“十三五”期间是中国从大国转为强国的关键,焦点就是“一带一路”和“创新驱动”。具体到武汉市来说,要实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总体目标,基本形成“三中心、三武汉”(国家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生态宜居武汉、幸福武汉、文明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功能框架。

  首先,需要均衡经济和城市两个发展,使“万亿倍增”计划有较为具体的考核量化指标。城市发展方面,应着重考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设施基本完备等作为衡量城市是否协调发展的主要指标。我们在很多领域都有潜在需求,但供给却达不到,如果宽带运行速度上不去,基于“互联网+”的消费支出等也会受到影响。

  其次,应重视民生建设的成果。加强民生建设,最主要的是体现在人民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能给老百姓带来多少实在的好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体现其全面性,包括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要有明显的降低。目前在这个方面还没有太多的量化指标。今后应通过确立和完善量化指标,更好地考核与检验未来的发展成果和目标。

  第三,根据习总书记关于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六个精准的要求,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武汉市应在城市和乡村居民脱贫方面增加量化指标。

  第四,注重居民宜居方面的量化指标,在引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充分发掘大江大湖大武汉的特色,打造彰显滨江滨湖特色的生态宜居武汉和较具吸引力的区域旅游目的地。具体的就是要在巩固黄鹤楼、东湖和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等5A级景区的基础上,争创江汉朝宗5A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