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将重庆打造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高地的建议

来源:重庆人大网 分享  132017-08

关于将重庆打造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产业高地的建议

 

 重庆,中国长江上游的经济、文化与政治中心,中国最大的直辖市,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独特的地理环境、火辣的生态气候与多彩的文风情孕育了美甲一方的“三美”(美景、美食、美女),有山水之城、温泉之都、桥都之美誉,火锅、大足石刻、长江三峡、以及流光溢彩的迷人夜景等更成为了这座城市享誉四海的名片。

 在这片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里,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民间性、生态性、地域性、稀缺性等特点,成为地域特色文化名片,在传承民族精神、促进当代文化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增进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无替代的作用。近十年来,随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保护实践以及合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已经成为颇富成效的推动方式之一。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颇丰,且种类广泛,如梁平木版年画、铜梁龙舞、龙绣、川剧艺术、梁山灯戏、川江号子、接龙吹打、金桥吹打、梁平癞子锣鼓、木洞山歌、南溪号子、石柱土家儿调、走马镇民间故事、秀山花灯、涪陵榨菜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梁平竹帘、荣昌夏布、荣昌折扇、永川豆豉酿制技艺、重庆漆器髹饰技艺、蜀绣、摆手舞、刘氏刺熨疗法、梁平抬儿调、龙骨坡抬工号子、秀山民歌、永城吹打、酉阳民歌、车灯、四川竹琴等,涵盖语言文字、口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戏剧、民间曲艺、 民间杂技、民间传统工艺、民间传统习俗、民间区域性文化、其他传统文化等10大类别。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44个,40名传承人,已经去世6人。市级非遗项目388个,563名传承人,区县级有1852个非遗项目。其中产业化发展较为成熟的类别有三个: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重庆山川地域复杂,民族众多,大量极具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藏于民间,相对于中国其他城市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隐匿性的特点,并非常贴近于生活状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根系庞根错结,根深蒂固,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产业化开发的价值非常高。

 要保护好传统最好的方式是发展传统。

 活态文化遗产的传承不同于博物馆的保存。保护是在保存的基础上发展传承。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无论是有形文化遗产,还是无形文化遗产,都应该在确保文化遗产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尽可能进入市场,并通过切实可行的市场运作,完成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潜能的开发,实现文化保护和经济开发的良性循环互动”。以日本为例,作为最早开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其产业化开发的经验十分丰富。日本早在1974年就出台了《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法》,通过立法保护和刺激了传统工艺品行业的复兴。1975年,日本建立了全国性的民间工艺品振兴协会,有效地防止同行内部的恶性竞争,促进了手工工艺的传承和创新。日本非常重视老字号商户、商标的产权保护,对品牌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使许多传统工艺和产品都成为真正具有百年以上历史、并且历久弥新的优秀遗产。在日本,许多传统工艺品的制作都有高、中、低档的不同层次分工,高档制作的友禅、漆器、西针织等,工艺精湛;中低档次的制品,则成为日本普通民众的生活用品,具有广泛的市场空间。 日本传统文化成为现代文学、动漫、影视创作的重要素材,渗透到文化产业的发展之中,爆发出蓬勃的生机。在轻小说、手机小说等新读物和新阅读方式流行的今天,这种结合更能够促进其产业化的深入发展。此外,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形成了良性互动和和谐发展。日本的能乐、和歌、歌舞伎等表演和祈园祭、葵祭等民俗活动都与高度发达的观光产业相结合,培育了一大批固定的表演团体,促进了无形文化财的保护和传承,也增添了旅游产业的魅力,促进了相关产业效益的提升。;韩国积极发掘本国民俗文化资源,恢复传统礼仪节庆,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入;瑞士、芬兰、英国等国极为重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他们在一些独具特色的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一海相隔的台湾,结合当地民间技艺,开发出一系列具有“中国风”文创产品,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生活时尚融入,向世界输出“台湾人的生活风格”,创造了一批如:食养山房、阿原肥皂、掌生谷粒、日星铸字行等文化产业领袖和牌品。

 美国是文化产业头号强国,其市场化程度高,一开始就走的是市场化道路,文化产业产品都是商品。美国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7%,日本为22%,而在我国,文化产业尽管以每年20%的增长率发展,但其产值仍只占GDP的3%。美国的文化产业视野可谓说是做到了极致,开发的《花木兰》、《功夫熊猫》等这些具有中华民族非物质元素的文化产品,不仅热销世界,更是大卖中国市场,“传统的就是时尚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在中国,诸如大型歌舞剧《云南印象》、《风中少林》以及等产业化的成功,而后为国产动画化影片《大圣归来》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力作,是国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反醒。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将是下一个经济浪潮中的第一生产力。

 近几年,在国家“以文强国,以文兴国”,提高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的战略国策下,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产业化上投入的力度,特别是重庆政府通过采取生产性保护的原则,发展一批非遗项目,获取了应有的成就。如:涪陵榨菜,荣昌夏布,桐君阁药业等。根据市文化委提供的2014年我市有1223家非遗企业,就业人数11万1647产值79亿元,外贸产值279万美金,人民币1亿零5百万。但,相对于其发达国家和地区,我们的非物质文化的开发还很不成熟,仅仅停留在以政府为主导的简单化、机械化的施救式保护,以及单项产品开发的思路中,还未形成一套有效的、适合产业化发展生态循环机制和产业格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深深蕴藏着所属地区和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精神特质,其历史传承价值与科学认识价值是该民族的价值观念、群体意识、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民族文化的本质和核心。一旦转化为文化产品,必将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走向“以文养文、以文兴文”的良性循环,同时也有利于形成新的行业及衍生产品,延长产业链,使第三产业比重得到提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彰显地域特色的文化名片,其所蕴涵的集聚功能和文化品牌效应决定着一个地方的综合竞争力,作为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它能助推产业集群联动性发展。

 重庆具有3000万人口基数的庞大市场,旅游资源丰富、人风独厚,“五大功能区” 和“一心三带”的建设,助推了重庆大旅游的定格,《2015年中国旅游城市吸引力排行榜》数据统计,在旅游接待人数上,重庆以3.49亿人次排名第一;在旅游总收入上,重庆以2003.37亿元排名第五。在游客满意度上,重庆也在前十,而以每年12%增速成为发展最快的旅游城市,重庆已成为中国最具吸引力旅游城市。而面对城市的发展态势,我们的旅游配套产品开发却严重滞后,除了具有地方特色符号的那“老三篇”和“五大件”外,再也没有其他有标志性和新意性的产品,文创类的产品更是少之又少,我们常常强调一个城市的价值在于特色、特色、还是特色,而什么也是重庆的特色呢?我们反思,但却往住忽略了藏于深闺的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价值,那些民间的、土生土长、家族传承的工艺、家私、文风、遗训,无时无刻都是散发出一阵阵“最新鲜”的,“最鲜活”的特色,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极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在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原真性、原生态保护的同时,适度进行开发利用,树立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制定合理的营销战略,将文化资源优势传化为经济优势,是充分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的有效途径。

 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并非简单。怎样把先辈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转化为旅游资源,使旅游与保护得以互动,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重庆“非遗”产业化现状是:重庆作为中国西部经济文化重镇,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但是却因为城市化的迅速变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数量上远远滞后,且缺乏精品,缺少长期规划,传统文化资源一直处于流落状态,没有形成特色化的产业体系。表现在:一是“非遗”产品传统的技法多以口传心授方式继承,随社会经济高速的发展,这种传统技法逐渐被规模化的产品所替代,面临大部分手工技法失传的囧境,简单的模仿很难真正到达传统工艺的精髓,后继乏人,产品复活难度大;二是传承人大部分分散在“老少偏远”的地方,经济落后,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产品创新性差,品牌、版权保护意识不够。三是产业规模小,产业链不完整,销售渠道窄,不善经营,产业效率低,缺少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四是对于一些记忆、故事、风俗等类型的“非遗”,本身的产品化局限,产业化就更加艰难了,如:川江号子等:五是盲目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原有的手工技术工艺,在生产中得不到保证,生产出的产品粗糙,高次不高,产品发展低端化。六是缺乏创新能力。按照传统的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很难与当下时尚化的时代文化需求相对接等等。
     而今的重庆,经济高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增容,产业结构性调整和软实力的打造与提升,为“非遗”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知识经济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产业化之路是一种必然趋势。市场需求已成为发扬传统文化的前提和动力,也是实现社会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共赢的首选。政策、产业、创意三引擎的联合驱动,是打造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高地的根基。

 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发展我们的非物,更有效的带动非物市场化,产业化提几点建议:

 一、创新发展

 一是产品创新。随着历史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已经趋向符号化,呈现的是各种文化符号的活态聚合,符号价值具有虚拟性,可转移、嫁接或附加到任何实用商品中,成为区别他物造型、工艺、品牌等产品差异性的标志,重庆大量的“非遗”具有强烈的地方性和民族性,特点突出,可以通过深挖符号价值和技术创新,扩展载体和丰富度,从而突破载体局限,开发出创意文化产品。例如:民俗、音乐、表演类等,另外,同为“非遗”的如荣昌折扇与夏布,相互嫁接和工艺整合,同样会创造出独具匠心的创意产品。

 二是观念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一种文化资产, 既然是资产就应该是经济价值,其价值的评估应该有一套标准即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的经济化,若“非遗”资产价值评估体系化将有助于也是文化产业和金融市场对接,有利于资本向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的形成。 

 三是方式创新。美国、韩国发展文化产业取得巨大成功的先例,说明了文化可以在当今中国成为调结构、转方式、拉动经济发展的新方式。“非遗”的产业化的保障就是注重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从“靠手艺吃饭”向品牌价值输出方式转化,从博物馆式的静态保护向保护“内核”,开发“外核”的方式转化变,即精神文化层,然后通过外核,如行为文化层、制度文化层、物质文化层的延展,达到动态的传承和发展,例如:京剧艺术虽历经时代变迁在内容、道具、流派上发生了变化,但核心价值却消失,反而随之创新和发展。

 二、抱团发展

 一是产业抱团。重庆发展“非遗”产业化,就必须要去“真空化”对于“非遗”的普遍传承人来说,虽有“一技之长”,但由于底子薄、文化低,他们基本上不具备产品经营和资本运营的能力,若与其他策划、营销、咨询等专业公司结合,形成从策划到包装产品的一体化,不仅提升是专业公司向文创类产业转行,而且彻底改变了“非遗”产业“真空”化的根本问题。

 二是资源抱团。 成立“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联盟”,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的服务平台,形成集群效应,一方面有利于“抱团取暖”相互协作,另一方面利用集群效应整合上下产业链,界跨发展,提高市场的生存力量,改变个体化“单打独斗”的模式。

 三、借势发展

 首先必须制定发展规划,发挥市场辐射作用。认真研究市场,有意识地培育市场,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把文化产业重大项目纳入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千方百计做大做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项目。其次必须突出地方性,打好特色牌。三是借鉴先进经验,提高城市文化品位。重庆作为中国发展最快新兴的旅游城市,每年都有来自五湖四海游人,需要众多旅游亮点的展示。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许多经过发掘、保护和打造,可以成为旅游亮点和卖点,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可以使我市社会环境更富有文化韵味,区域经济发展更富有文化内涵,城市形象更突出文化个性。加强包装和宣传,设计开发系列民俗民间文化旅游产品。这不仅可以市场化运作创造不菲的经济价值,也可以动态地保护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彰显地域特色的文化名片,其所蕴涵的集聚功能和文化品牌效应决定着一个地方的综合竞争力,作为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它能助推重庆产业集群联动性发展,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与强国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