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将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区(县)级公立医院能力建设纳入市级财政统筹安排的建议

来源:重庆人大网 分享  132017-08


关于将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区(县)级公立医院能力建设

纳入市级财政统筹安排的建议

 

区(县)级公立医院是临床治疗型综合医院,是老百姓看病的主要场所,是临床疑难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危急重症病人的救治中心,是农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的龙头,其目标任务是保证“大病不出县”。新医改明确要建立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骨干,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县级医院除了承担对危重病人的治疗和抢救,还将承担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业务技术指导和培训。

长期以来,大量的医疗资源集中在省会城市,县级医疗单位的医疗技术和设施设备等卫生资源严重滞后,常常面临“小病看不得,大病看不了”的尴尬局面,看不起病的人大多是生活在乡镇、农村的广大群众,舍近求远到省会城市三级医院看病,一是医疗费用相应比区县医院昂贵,据2016年9月份的《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月度统计资料》显示:人均住院费用:都市核心区11174.33元,渝东南片区4018.74元;门诊费用:都市核心区350.18元,渝东南片区142.01元。二是去来的路上折腾及陪护产生的相关费用。所以“看病难”、“看病贵”是公众反应最为强烈的问题。为此,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从2009年开始,将发展的重点放在能够辐射周边乡镇、农村的区(县)级医院,切实加强区(县)级公立医院能力建设。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是重庆市集中连片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扶贫开发区,行政区划包括:黔江、武隆、石柱、秀山、酉阳、彭水。过去医疗资源总量严重不足,近年来,随着基本医疗保障能力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医疗需求不断增长并快速释放,对就医环境、医疗设备设施、医务人员诊疗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群众健康需求,6区(县)政府遵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相继负债启动区(县)公立医院改(扩)建项目,负债1-3亿元不等。目前,秀山县人民医院已投入使用,仍负债2.3亿元;县中医医院改扩建项目计划投入6260万元,中央专项资金到位2000万元,缺口4260万元。

“债务”是公立医院的沉重包袱,是防碍公立医院健康发展和推动医药费用过快上涨的重要因素,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难点之一。为了还债,区(县)级公立医院被动逐利,被迫将医务工作者收入与经济效益挂钩,医务工作者为完成任务,也只能“设法”过度治疗或“乱收费”、“重复收费”等。区(县)级公立医院“不择手段”偿债,最终使其严重偏离“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护可持续性”的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方向。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发〔2014〕35号)明确提出:“要将试点公立医院符合规划的基本建设及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政策性亏损、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及早化解债务,让公立医院轻装运行,走出负债经营模式对医药费用高涨的推波助澜困境,让区(县)级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不再以营利为目的。同时,《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帮助、指导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制定和实施,从财政、金融、物资、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帮助各民族自治地方加速发展经济、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第五十六条规定:“国家根据统一规划和市场需求,优先在民族自治地方合理安排资源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家在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中适当增加投资比重和政策性银行贷款比重。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民族自治地方配套资金的,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减少或者免除配套资金的照顾。”

综上所述,建议:将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区(县)级公立医院能力建设纳入市级财政统筹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