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郧县建设“运十”铁路道口电厂的建议

来源:湖北十堰市 分享  132017-08
关于支持郧县建设“运十”铁路道口电厂的建议
  
  为解决两湖、两广地区煤炭资源和供电短缺状况,国家启动了第二条“北煤南运”大通道建设规划,初步确定方案是:运城-三门峡-十堰-宜昌-石门,设计等级为复线且货运为主,郧县是该通道的控制点,也是该通道进入湖北的第一站,区位优势非常明显。这条运煤专用线的建成运行,为郧县发展道口电厂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郧县人民政府不失时机的策划了郧县大型铁路道口火电建设项目,并提出了初步设想,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去年以来,我县多次赴省发改委争取汇报,并积极与湖北能源集团等业主单位进行沟通衔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前期工作,并得到省有关方面的积极支持。
  
  一、郧县谋划大型火电项目具备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优势
  
  1、充足的运力,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发展煤炭专用铁路沿线(路口)电源点规划,创造了必要条件。国家正在规划的“北煤南运”第二条大通道,设计为复线,年运力可达1亿吨左右,主要是将山西、陕西、内蒙、新疆等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外运到两湖、两广,以解决该地区的煤炭短缺问题。这一运力和资源的增加,为沿线(包括十堰市郧县)规划建设大型火电(热电联产)项目提供了运力和煤源保障。
  
  2、加快十堰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需要。十堰市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必须要有一定的产业支撑,必须不遗余力的积极培育新的工业增长极。如何加快十堰建设区域中心城市,需要更多的资源和一大批重大项目做支撑。如果我们充分利用“北煤南运”大通道的历史机遇,将郧县作为沿线湖北境内的道口大型火电项目纳入规划并付诸实施,对十堰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按照湖北2020年缺口装机3000万千瓦,郧县可规划火电装机6x100wm,按此测算,建设投资高达300亿元,建成后年发电量约300亿度,年产值150亿元,年可创造利税约20亿元。展望2020年,如果该项目规划实施,包括我市现有的水电和正在规划实施的热电项目将形成1000万千瓦以上装机规模,十堰地区将成为继汽车产业后新的优势产业。
  
  3、发达的铁路网络、丰富的水资源,低成本的运输价格,水电、火电相匹配的电力结构,以及南水北调国家扶持政策等叠加优势,为十堰市郧县作为沿线电源点建设纳入国家规划布局赢得了先机,提供了可能。随着襄渝复线约建成,十运、郑渝铁路规划的实施,郧县作为中西部、南北向的交汇点,交通优势已经显现。同时,郧县作为湖北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为大型火电项目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而郧县做为“北煤南运”大通道进入湖北的第一站,运煤至郧县发电,其煤运成本绝对优于省内其他城市,且可减轻铁路运输向下延伸的压力。按规划6x100万千瓦的火电项目测算,年用煤1800万吨,与宜昌、荆门比较,年可节约运输成本5亿元,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明显。
  
  4、省发改委、省能源集团已有利用“北煤南运”的机遇,考虑在郧县布局大型电源点的规划、调研、合作的意向。我县如果科学谋划,积极配合,主动争取,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将这一设想变为现实,这将对湖北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是对郧县打造十堰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做出巨大的历史性贡献。
  
  二、目前该项目前期推进情况
  
  去年5月5日至7日,湖北能源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组成的专家组就道口电站项目到郧县茶店、青山等地进行了选点规划现场踏勘,经过实地踏勘,我县青山镇白果树村三面环水,区位优势明显,是该火电项目建设的理想之地。专家组初步结论,按照规划普选原则,我县青山镇白果树厂址、琵琶滩厂址基本符合规划选点要求。5月底,我县协调县直相关部门配合完成了中南电力设计院要求提供的项目前期相关资料的搜集工作,并报送中南电力设计院专家设计组。6月以来,我县多次赴中南电力设计院向相关专家进行汇报、衔接,请求对我县备选点予以重点关注和支持。目前该院向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交编制的《鄂西地区电源规划项目总报告》中已把郧县青山镇厂址列为首先点予以阐述:“从以上内容看出,十堰地区所选厂址分别为郧县的青山镇、十堰的张湾、房县的红塔乡3个区域,由初步踏勘和调查的情况来看,郧县的青山镇厂址靠近汉江,水运交通便利,水量充足,可用地范围充足,不在城市范围内,在三个区域里看来,厂址条件是较好的。”
  
  三、几点建议
  
  1、请求由市政府分管市长挂帅组成大型道口火电电源点项目谋划工作专班,组织人力、物力协调指导,以“十二五”规划为契机,全面开展这项工作,做好与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的规划对接。
  
  2、请求市政府向省政府转发《关于支持郧县建设铁路沿线大型道口电厂》的专题报告,请上级领导予以重点关注和支持,同时将郧县道口电厂项目纳入国家及省能源产业十二五规划,力争项目早日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