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如何彰显人大担当,如何展现代表作为,才能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乡镇人大不能袖手而立作“旁观者”,基层代表也不能替代群众当“阅卷人”,而是要与党委同频共振、同心共向,共同当好“答卷人”。
近日,洞口县桐山乡人大组织部分县乡代表,采用走、查、评三步工作法,对全乡10个村的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为期一周全覆盖全项目“体检式”的视察调研,紧盯防返贫、促整改满意度、三大重点“把准脉”,瞄准责任、政策、工作三个落实“问好诊”。
一“走”:沉底一线听民声实地调研察实情
“您住的房子危改后还漏雨吗?”“乡村干部上门帮你解决了什么样的微心愿?”“‘明白纸’上的政策都清楚吗?”调研组一改传统“座谈汇报”模式,坚持“一线工作法”,直接深入村组院落、田间地头,倾听群众心声。
累计走访监测户、预警对象及低保户等农户150余户,通过详细了解农户住房安全、医疗保障、政策享受、产业就业等问题,解答群众政策疑惑35条,收集群众对驻村帮扶、产业扶持、困难需求等方面意见建议28条。同时,还实地查看村级卫生室“五有”建设、危房改造等现场情况,真正将“调研现场”变为倾听民声、体察民情的前沿阵地。
二“查”:聚焦细则严把关清单核查找短板
为助力党委“把好关”,指导各村“干细活”,调研组特意抽调部分具有乡村振兴工作经验的代表,紧扣问题整改、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成效巩固五大核心环节,对照涵盖16项具体指标的考核细则,制定调研清单。
在村级阵地,带队的领导干部代表对支部书记、第一书记开展访谈,代表们则围绕防贫监测、教育帮扶、基本医疗、产业就业等关键领域,认真查各村工作汇报、会议记录、各类台账、问题整改和“一户一档”等资料,重点核验会议记录是否齐全、帮扶台账是否规范、前期问题整改是否到位,确保“政策到人”“账实相符”。
三“评”:现场反馈明方向跟踪问效促提升
“视察调研不是终点,整改提升才是关键。”每村调研结束后,调研组立即组织包村领导、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召开问题反馈会,肯定工作亮点“原汁原味”,直指存在问题“不遮不掩”,要求落实措施“立行立改”。
经过5天的紧张工作,调研组访谈第一书记和支部书记18人,梳理并交办资料归档不规范、“明白纸”张贴不到位、产业帮扶措施针对性不强等问题12大类102个,结合群众诉求向乡人民政府和各村提出“规范‘一户一袋’资料整理”“加强驻村队员走访频次”“优化产业帮扶方案”等针对性建议32条,为后续整改提升提供了精准靶向。各村均已制定整改措施台账,明确整改时限与责任人,确保问题整改落地见效。
本次视察调研活动让人大代表深度参与了乡村振兴监督工作全过程,帮助各村找准了工作着力点。下一步,桐山乡人大将持续跟踪整改情况,适时组织代表开展“回头看”,以常态化监督倒逼工作提升,用人大监督的“力度”托起群众生活的“温度”,让乡村振兴的成色更足、底色更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