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洞口县水东镇人大主席团深入贯彻省委、省人大常委会“三会三文”精神,将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作为依法履行监督职能、汇集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和平台,针对全镇12345热线办理中存在的责任链条不清、响应效率滞后等问题,通过人大主导构建监督体系、精准聚焦民生诉求、强化跟踪督办问效,切实推动群众关切的“烦心事”办成“舒心事”。
聚焦三个环节,推行全程监督
水东镇人大代表参与杨万村矛盾调解。
事前深度参与,变“被动监督”为“主动介入”。在镇党政办设立“人大代表监督岗”,每周安排2名人大代表轮流值班,现场监督工单受理、分派情况。今年以来,共参与工单初审72件,提出分派建议50条。其中7至8月全镇共办结17件工单,群众满意度达100%,较同期显著提升。建立“代表联村包片”机制,将全镇58名县、镇人大代表划分到7个村,通过入户走访、代表联络站接待等方式,提前收集群众诉求。
事中精准督办,变“弹性要求”为“刚性约束”。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复投诉、超期未办结工单,由镇人大主席团发函督办,共发出督办函7份,推动解决农田灌溉、道路破损等突出问题15个。每月选取1至2件典型工单,组织代表开展“现场问效”,通过实地查看、座谈询问等方式跟踪办理情况。
事后跟踪评议,变“程序办结”为“实质满意”。每季度召开“12345热线办理评议会”,组织人大代表对承办部门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纳入部门年度考核。建立“办结工单回头看”机制,由人大代表随机回访10%的已办结工单,防止虚假办结、敷衍了事。
突出三个重点,提升监督质效
水东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人大代表开展“法治护绿人大行”活动。
紧盯高频问题,推动源头治理。针对污水处理、宅基地纠纷等5类高频投诉,镇人大主席团牵头召开专题协调会,通过代表建议促成水东镇杨万村新桥组、水东组实施污水管网改造,惠及群众40余户,使相关投诉量下降70%。
关注弱势群体,体现民生温度。建立“特殊群体诉求快速通道”,对残疾人、独居老人等群体的求助类工单,实行代表“一对一”跟踪督办,共推动解决特殊群体诉求16件。
多方汇集民意,提高工作效率。构建“线下人大代表走访调研、线上平台信息收集”的双渠道民意汇集机制,有效畅通了服务群众、监督政府的“最后一公里”, 5月,多名村民通过12345热线反映建房、低保政策疑问,镇人大主席团迅速将此列为重点监督事项,启动联动监督机制,在人大代表的全程督办下,镇相关部门在1个工作日内对村民进行了详细解答和政策解读。人大代表持续跟踪后续落实情况,确保群众疑惑及时消除,诉求得到快速解决。
完善三项机制,确保监督常态
培训提升机制。定期组织部门干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提升法治素养。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代表开展业务培训7次、执法检查6次,重点学习省委、省人大常委会“三会三文”精神、湖南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管理有关规定、智慧人大App操作流程及执法检查相关法律法规,提升依法监督能力。
考核激励机制。将代表参与热线监督工作情况纳入代表履职考评,对表现突出的代表予以表彰,对未认真履行职责的代表进行批评教育,并督促其整改,以此激发代表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联动协作机制。建立“人大、纪委、信访”联动机制,对推诿扯皮、久拖不决的问题,启动联合督办程序,通过整合多方力量,形成监督合力。此外,还建立定期反馈机制,对联动协作情况进行跟踪评估,不断优化完善协作流程,提升监督效能。
水东镇人大主席团将继续深化“代表全员参与、工单全程监督、问题全面整改”的工作模式,重点在推动未诉先办、提升办理质量上下功夫,真正让12345热线成为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